广告

不只是加高的Mazda3!─Mazda CX-30试驾

  • 2019-11-19 17:24
  • 文来自/网络
  • 阅读:

导读:本文是来自网络,由作者发布关于不只是加高的Mazda3!─Mazda CX-30试驾的内容介绍

  Mazda 推出 CX-5 与 CX-3 车系后,已逐渐成为除 Mazda3 外的品牌销售主力之一。但两款车系之间的尺码差距较大,CX-3 较为小巧的身形,虽然有利于都会穿梭,但较狭窄的车室空间,却成为面临 Honda HR-V 等大空间对手时的劣势。

  CX-3 较为小巧的身形,虽然有利于都会穿梭,但较狭窄的车室空间,却成为面临 Honda HR-V 等大空间对手时的劣势。


  而 Mazda 曾在 2016 年推出名为 CX-4 的车系,其车名排序介于 CX-3 与 CX-5 之间,但仅供应中国市场,而且长达 4,633mm 的车长,再加上较为流线斜背的身躯,反倒较像是以 Mazda6 底盘加高的 Coupé跨界跑旅版本,原厂目前也没有将其推展至全球市场的规划。

  中国市场专属的 Mazda 跨界休旅车款 CX-4,车名排序介于 CX-3 与 CX-5 之间,但长达 4,633mm 的车长,再加上较为流线斜背的身躯,反倒较像是以 Mazda6 底盘加高的 Coupé跨界跑旅版本,原厂也没有将其推展至全球市场的规划。

  直到 2019 年 3 月,Mazda 终于在法兰克福车展舞台上推出名为 CX-30 的跨界休旅车系,强调其并非原先外界推测的 CX-3 第 2 代或后继车,而是介于 CX-3 与 CX-5 间的全新车型,更是 Mazda 继第 4 代 Mazda3 之后,第 2 款采用 Kodo 2.0 设计与 Skyactiv-Vehicle Architecture 车体架构的新世代车款。

  2019 年 3 月,Mazda 终于在法兰克福车展舞台上推出名为 CX-30 的跨界休旅车系,强调其并非原先外界推测的 CX-3 第 2 代或后继车,而是介于 CX-3 与 CX-5 间的全新车型。图左为 CX-30 产品主查(产品开发负责人)佐贺尚人、图右为 CX-30 总设计师柳泽亮。

  台湾市场部分,则是继 2019 年 6 月导入第 4 代 Mazda3 后,也迅速于同年 10 月底迎来 CX-30 车系,可说 2 款重量级品牌新世代战力在 2019 年内接续报到。国内市场的 CX-30 未引进 Skyactiv-X 压燃引擎动力、以及海外的 AWD 驱动,仅推出 4 款 Skyactiv-G 2.0 升引擎的前驱车型,包含尊荣型、顶级型、旗舰型、旗舰进化型,售价分别为 89.9 万、96.9 万、102.9 万、109.9 万。

  究竟 Mazda 导入 CX-30 这款全新跨界战将后,能不能和 CX-3、CX-5 共同分进合击?它只会是一款加高的 Mazda3 吗?将是试车组欲透过试驾 CX-30 旗舰进化型探究的答案。

  加高的 Mazda3 吗?CX-30 细节处大不同!

  首先从车身尺码而言,诚如前面所述,CX-30 的尺码定位介于 CX-3 与 CX-5 之间,所以其长宽高来到 4,395mm x 1,795mm x 1,540mm、轴距为 2,655mm,尺码比 CX-3 更大,比起 CX-5 达 4,550mm 的车长略小。但相较于有着同平台血缘关系的 Mazda3,CX-30 的车长与轴距各少了 65mm、70mm。

Mazda CX-30与品牌新车尺码比较
车系CX-3CX-30Mazda3五门CX-5
车长 (mm)4,2754,3954,4604,550
车宽 (mm)1,7651,7951,7951,842
车高 (mm)1,5351,5401,4351,680
轴距 (mm)2,5702,6552,7252,700
后排未倾倒前行李容积 (L)300430(旗舰进化型为422)327615

  此次随发表活动来台的 CX-30 总设计师柳泽亮提到,CX-30 设计时针对日本、台湾等较多机械停车位的市场,车高部分控制在 155 公分以下。相较 CX-3 配置鲨鱼鳍天线而需压低后座车高,CX-30 因改采后挡风玻璃天线设定,所以可将车高维持在 154 公分,却不需压低后方车顶线条。CX-30 也比起车高达 168 公分的 CX-5,更具停车便利性。

  随发表活动来台的 CX-30 总设计师柳泽亮提到,CX-30 设计时针对日本、台湾等较多机械停车位的市场,车高部分控制在 155 公分以下,来到 1,540mm。

  从外观上来看,CX-30 同样采用与 Mazda3 相同的新一代 Kodo 魂动 2.0 设计,但相信许多人一眼看去、目光焦点便是车身周围大面积的黑色防刮浪板,在车头前下气坝、前后轮拱、车身周围、后保杆等处皆有采用。柳泽亮设计师指出,此举除彰显跨界粗犷特质外,最主要是因 CX-30 车身较短、较高,放大防刮材质面积,有助于让整体视觉感受更为修长。

  CX-30 同样采用与 Mazda3 相同的新一代 Kodo 魂动 2.0 设计,但相信许多人一眼看去、目光焦点便是车身周围大面积的黑色防刮浪板。设计师表示因 CX-30 车身较短、较高,放大黑色防刮材质面积,有助于让整体视觉感受更为修长。

  在其他造型细节部分,车头处的 7 角形水箱护罩与镀铬魂动之翼,相较 Mazda3 在面积上较小,但造型更为立体深邃,头灯处的镀铬魂动之翼甚至比起前保杆更为外突。CX-30 的不同处还在于其保杆下方还多出 LED 小灯之配置,除照明外其灯条还同时整合方向灯功能,搭配上方的 LED 主动式头灯组,还能在打方向灯或双闪灯时展现出类似心跳的动态效果。

  CX-30 车头处的 7 角形水箱护罩与镀铬魂动之翼,相较 Mazda3 在面积上较小,但造型更为立体深邃,头灯处的镀铬魂动之翼甚至比起前保杆更为外突。下方的 LED 灯条实际上为小灯、并同时整合小灯功能,昼行灯则是在头灯组内侧。

  车侧方面,旗舰进化型足下的胎圈为 18 吋 5 辐银灰铝圈、配胎为 Toyo Proxes R56,车顶的线条特别在过了 D 柱之后才拉斜,既保有后座车室空间、亦能营造修长的体态。

  相比于 Mazda3 的长轴距 CX-30 在车头短截些许,设计师柳泽亮也提到,其车侧钣件弧度虽同样与 Mazda3 采用 Kodo 2.0 简约且呈现光影变化的手法,但 Mazda3 是从前轮拱后快速改变线条、并于后轮上方收束,反之 CX-30 的 2 道曲面弧度是接续往后轮延伸,所以两款车倒映的方向刚好相反。车尾则仍有 Mazda 近期休旅车类似锐利双眼的 LED 尾灯组,搭配尾门钣件的弧型折线,整体在臀部更为圆润。

  CX-30 其车侧钣件弧度,虽同样与 Mazda3 采用 Kodo 2.0 简约且呈现光影变化的手法,但两款车的倒映方向刚好相反。旗舰进化型足下的胎圈为 18 吋 5 辐银灰铝圈、配胎为 Toyo Proxes R56。

  CX-30 有 Mazda 近期休旅车类似锐利双眼的 LED 尾灯组,搭配尾门钣件的弧型折线,整体在臀部更为圆润。

  不只是专注于驾驶者,CX-30 内装舖陈锁定「全员舒适」

  进入 CX-30 的车室后,相信许多人一晃眼也觉得与 Mazda3 很类似,但其实两者间也大不相同。Mazda3 整体座舱是以围绕驾驶者作为布局,但 CX-30 却是着重于家庭取向、全员舒适的空间,原厂强调其以日本传统建筑的「间」文化为发想,创造出包覆感与开阔感兼具的内装设计。

  进入 CX-30 的车室后,相信许多人一晃眼也觉得与 Mazda3 很类似,但其实两者间也大不相同。Mazda3 整体座舱是以围绕驾驶者作为布局,但 CX-30 却是着重于家庭取向。以试驾的旗舰进化型为例,车内大量采用醇厚棕涂装的皮革、软质塑料包覆,以凸显其居家特质。

  所以除了与 Mazda3 大致相同的 3 辐式方向盘、7 吋数位仪表、8.8 吋悬浮式萤幕、空调出风口外,整体的中控台布局则有不同。CX-30 在中控台上方、车门板、中央鞍座与大型化中央扶手等处,采取不同于 Mazda3 车系的 Two-Tone 双色内装。以试驾的旗舰进化型为例,其就是在上述等处采用醇厚棕涂装的皮革、软质塑料包覆,旗舰进化型可在座椅选用黑色或白色真皮,其余车型则是蔚蓝海涂装包覆加上黑色内装座椅设定。

  CX-30 全车系则皆标配 7 吋数位仪表、8.8 吋悬浮式萤幕。

  标配的 7 吋仪表、8.8 吋悬浮式萤幕,同样采品牌最新的 Mazda Connect 介面,并配有 Apple CarPlay 与 Android Auto 连接机能,但原厂因萤幕离驾驶较远、考量行车安全而不再让萤幕支援触控功能,仅能透过中央旋钮与按钮进行操作,便利性上稍嫌可惜,内建语音声控系统的辨识度也属一般,并没有支援连网智慧语音助理。不过其中央萤幕内透过选配 1.1 万元的原厂 3D 导航,可分屏显示图资与路径、或者多媒体音乐资讯,清晰的前挡投影式抬头显示器,再加上聆听效果不俗的 12 支喇叭 Bose 环绕音响,整体车室铺陈仍旧相当具质感。

  8.8 吋悬浮式萤幕,同样采品牌最新的 Mazda Connect 介面,并配有 Apple CarPlay 与 Android Auto 连接机能。选配原厂 3D 导航,可分屏显示图资与路径、或者多媒体音乐资讯,甚至在图资中的海洋还会有波光粼粼之动态效果,视觉效果相当细腻。

  8.8 吋悬浮式萤幕并未支援触控,皆须透过中央旋钮与按钮操作。

  旗舰型以上标配的抬头显示器,可显示导航、ACC 等丰富资讯。车内 12 支 Bose 环绕音响也提供不俗的聆听享受。

  座椅布局部分,CX-30 前座同样拥有可符贴人体「S 曲线」的剪裁,来支撑乘坐者的头部、脊椎、骨盆,笔者认为其取得包覆性与舒适性的平衡点,但 CX-30 还比起 Mazda3 多出真皮包覆、以及驾驶座 8 向电动座椅的配置,座椅椅面也采棕黑双色透气皮,相信也是会让 Mazda3 车主钦羡的配备。

  后座空间方面,CX-30 受惠于 2,655mm 的轴距、比起 CX-3 多出 80mm,整体在后座膝部空间放大不少,以笔者 178 公分的坐姿乘坐,膝部空间约为 1 拳 4 指、头部也因车顶线条挑高来到 4 指,后排具有出风口,但因主要设计目标为 4 名成人乘车、再加上海外有 AWD 版本,中央底板隆起面积仍略高,较不适合后排坐 3 名成人长途行车,另外未能调整后座椅背倾角也略为可惜。

  CX-30 旗舰进化型配有驾驶座电动座椅与 2 组记忆,甚至还有电动腰靠调整功能。后座出风口则是顶级型以上的标配,但后座中央鼓起面积仍略高。

  CX-30 以笔者 178 公分的坐姿乘坐,膝部空间约为 1 拳 4 指、头部也因车顶线条挑高来到 4 指。

  CX-30 的后排座椅同样支援 6/4 分离倾倒,但旗舰进化型因搭载 Bose 音响,所以整体容积仅为 422 至 1,424 公升,比起其余车型的 430 至 1,432 公升略小。另外,CX-30 除了尾门开口放宽、行李厢门槛亦设定在适合拿取行李的 731mm 高度,旗舰进化型在后尾门还具有便利的电动尾门配置。

  CX-30 的后排座椅同样支援 6/4 分离倾倒,但旗舰进化型因搭载 Bose 音响,所以整体容积仅为 422 至 1,424 公升,比起其余车型的 430 至 1,432 公升略小。旗舰进化型也独具便利的电动尾门。

  CX-30 保有驾驭乐趣,但兼顾舒适、细腻的行路质感

  在谈 CX-30 的动态之前,摊开其动力数据与底盘设定来看,其采 2.0 升 Skyactiv-G 自然进气汽油引擎单一动力,其压缩比为 13.0:1,搭配 6 速 Skyactiv-Drive 手自排变速箱附运动化换档模式下,最大马力输出为 165 匹/6,000 转,最大扭力输出则为 21.7 公斤米/4,000 转,国内统一采前轮驱动设定、并无 AWD 车型,悬吊为前麦佛逊、后扭力梁配置。最小离地高度部分,CX-30 为 175mm,相较于 Mazda3 的 140mm 有着更好的地形穿越性。

  CX-30 的动力与 Mazda3 相同,其采 2.0 升 Skyactiv-G 自然进气汽油引擎单一动力,其压缩比为 13.0:1,搭配 6 速 Skyactiv-Drive 手自排变速箱附运动化换档模式下,最大马力输出为 165 匹/6,000 转,最大扭力输出则为 21.7 公斤米/4,000 转。

  相信许多人看到这边,一定也会想说,CX-30 不就是加高的 Mazda3 吗?其实并不然,把 CX-30 开起来后,最让笔者感到惊艳的就是其行路舒适质感。

  先前笔者在试驾 Mazda3 时有提到,新一代 Skyactiv-Vehicle Architecture 车体与底盘虽是以朝向舒适行路质感为目标,刚性与底盘扎实性更胜品牌旧世代车款,但在 Mazda3 上为保有一定的运动化路感,所以其悬吊避震器初段的回弹、配胎胎壁仍偏硬,或许对提供驾驶丰富的路面资讯回馈,不过对同车的乘客而言, Mazda3 回弹坑洞的感受略为直接,舒适性稍有减损。

  新一代 Skyactiv-Vehicle Architecture 车体与底盘是以朝向舒适行路质感为目标,刚性与底盘扎实性更胜品牌旧世代车款,但 Mazda3 因调校偏运动化,避震器初段回弹碎震的感受略为明显;CX-30 反倒以全员舒适为前提,底盘设定与 Mazda3 有所不同,可大幅消弭路面碎震。

  CX-30 在设计之初则是以全车 4 名成人舒适移动为目标,所以产品开发负责人佐贺尚人就特别提到,比起 Mazda3 偏运动化的路感,CX-30 更着重的是行路舒适性,举凡弹簧、避震器、配胎等设定都与 Mazda3 有所不同。笔者在试驾时确实感受到,CX-30 因较高的离地高,悬吊结构先天上就比起 Mazda3 有更多空间消弭路面坑洞,再加上避震器初段、以及配胎回弹设定偏向舒适,CX-30 面对许多路面起伏较大的断差,不需要大幅降低车速通过,也不会让车内乘员带来不适。

  CX-30 面对许多路面起伏较大的断差,不需要大幅降低车速通过,也不会让车内乘员带来不适。

  这样代表 CX-30 算彻底向舒适靠拢吗?其实也不尽然。笔者认为 CX-30 虽然是以行路舒适为目标,但传统 SUV 车款先天最容易碰到的侧倾,在 CX-30 采用低重心、车高不超过 155 公分的架构,加上底盘支撑性十足的弹簧,实际上其过弯侧倾幅度并没有比 Mazda3 多出很多,依旧保有一定的运动基因。较高的坐姿除便利于进出车内,较高的视野在过弯时 CX-30 确实让驾驶更能掌握路况,短车头设定也让 CX-30 在市区穿梭相当容易,方向盘整体转打的回馈偏轻、但指向性精准,过弯时车尾有时还会微微向外摆动,在过弯灵活度可说亦不亚于 Mazda3,可说拥有一定的驾驭乐趣。

  CX-30 算彻底向舒适靠拢吗?其实也不尽然。笔者认为 CX-30 虽然是以行路舒适为目标,但其过弯侧倾幅度并没有比 Mazda3 多出很多,依旧保有一定的运动基因。

  在动力的传递上,CX-30 因采取自然进气设定,其输出仍是以线性、顺畅为主,引擎声浪调校偏向热血,加速时的贴背感受却未若涡轮引擎直接,不过整体而言其动力日常使用仍相当充足,6 速手自排的档位衔接相当顺畅,必要时还可透过手动换档或 Sport 模式延后升档时机,未配置换档拨片则是一个小缺憾。煞车初段反应则偏软,驾驶需花时间熟悉其节奏,但制动力仍足够;车室的隔音则相当不俗,在车室内感受到的风切声、胎噪微乎其微,提供舒适愉悦的行车氛围。

  6 速手自排的档位衔接相当顺畅,必要时还可透过手动换档或 Sport 模式延后升档时机,未配置换档拨片则是一个小缺憾。

  全速域 MRCC 等列标配,CTS 车道维持未支援高速域略为可惜

  CX-30 将多项 i-Activsense 主动安全科技列为标配,包含全速域 MRCC 主动车距控制巡航、SBS 前行煞车辅助、LAS 车道偏移防止等皆在列。但旗舰型、旗舰进化型,更进一步搭载 360 度环景辅助、CTS 巡航模式车道维持辅助、SBS-R 倒车煞车辅助、SBS-RC 后车盲区煞车辅助等科技。

  CX-30 将多项 i-Activsense 主动安全科技列为标配,包含全速域 MRCC 主动车距控制巡航、SBS 前行煞车辅助、LAS 车道偏移防止等皆在列。图为盲点侦测功能。

  CX-30 的 SBS 系统与 Mazda3 相同,同样支援日间与夜间的行人侦测、自行车则仅支援日间,其针对车辆为时速 4 公里以上作动、对行人与自行车约 10 公里至 80 公里。SBS-R 为倒车时速约 2-8 公里时,侦测到后方障碍物会警示或辅助煞车;SBS-RC 为倒车时速 0-10 公里时,系统主动侦测车尾左右视觉死角内的来车,必要时介入煞车。而 CX-30 的 360 度环景虽然还是有传统分隔线,但其可多角度切换,显示效果也相当清晰。

  CX-30 的 SBS 系统与 Mazda3 相同,同样支援日间与夜间的行人侦测、自行车则仅支援日间,其针对车辆为时速 4 公里以上作动、对行人与自行车约 10 公里至 80 公里。

  CX-30 的全速域 MRCC,可在时速 0 至 145 公里作动,定速最低目标速度为时速 30 公里,车距则有 4 段调整。而其 CTS 车道维持系统与 Mazda3 同样仅能在时速 55 公里以下作动,系统将车辆维持在车道线内的中心,若未侦测到两侧标线,将依照前车行驶路线提供驾驶辅助,超过 60 公里以上则由 LAS 系统接手。笔者认为原厂虽是想让驾驶在高速时保有操控车辆的自主权,但面对许多支援较高速域车道维持的对手,Mazda 采取这样的设定还是相当可惜。

  CX-30 的全速域 MRCC,可在时速 0 至 145 公里作动,定速最低目标速度为时速 30 公里,车距则有 4 段调整。而其 CTS 车道维持系统与 Mazda3 同样仅能在时速 55 公里以下作动,稍嫌可惜。

  CX-30 不只是加高版 Mazda3,但能与品牌产品线分进合击吗?

  整体而言,笔者认为 CX-30 在产品设定上相当适合台湾市场许多小家庭,相比空间较适合两人世界的 CX-3,CX-30 能舒适乘载 4 名成人的空间更为实用。尺码上 CX-30 也比起 CX-5 更容易在都会穿梭、停入限高的机械停车位,再加上品牌最新世代的车体架构、驾驶科技,皆是 CX-30 的产品亮点。惬意的行路舒适性、较好的驾驶视野,也是其与 Mazda3 较大的差异之处,而且实际体验 CX-30 后,相信许多人会体会它真的不仅仅是加高版 Mazda3。

  虽然就产品定位而言,CX-30 在国内没有直接对手,但若综合价位与尺码来看,CX-30 的潜在对手则有 Toyota C-HR AWD 版、Mitsubishi Eclipse Cross、Subaru XV 与Škoda Karoq 等车。

  而目前在国内 Mazda 产品价格带上,可说 89 至 115 万这个「一级战区」,就分别有 CX-3、Mazda3、CX-5,以及此次的 CX-30,如何向消费者沟通各自的产品优势,并让各个产品间能达到分进合击的综效,则考验著 Mazda Taiwan 的市场策略了。


关键词: 试驾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qichehangye.cn/shijia/545.html

声明:本站原创/投稿文章由来自于网络作者,转载务必注明来源;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,不代表汽车行业网立场,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;如有侵权、违规,可直接反馈本站,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

广告3
为你推荐
  • 资讯
  • 新车
  • 电动
  • 试驾
  • 保养
  • 车品
  • 营销
      • 最新文章排名榜
      • 热门文章排名榜